随着天文探测设备的不断改进,人类对宇宙的探测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广泛。天文学家在对宇宙的不断探索观测中发现,宇宙中似乎存在有无形的“链条形磁铁”,能将靠近它的星系统统吸附于其上,从而形成一条“宇宙长城”。
最早发现“宇宙长城”的是天文学家玛格特.格勒和约翰.赫伽瑞,他们从星系地图上发现了一个显眼的特殊区域,该区域如同一条长条丝带,由大小各种不同的星系或星系团组成,从宇宙空间尺度结构上观看,仿如一条曲折延伸的“长城”,因为被格勒和赫伽瑞首先发现,故被命名为“格勒-赫伽瑞长城”。“格勒-赫伽瑞长城” 长宽高约7.6×2×0.15(亿光年)。
后来,于2003年10月份,天文学家在“斯隆数字太空观测计划”的项目中,发现了比1989年发现的“格勒-赫伽瑞长城”更宏大的“宇宙长城”--“斯隆长城”,其长度达13.7亿光年,距地球10亿光年。“斯隆长城”只是对四分之一天空中100多万星系的观测绘制而发现的,这是人类目前止所发现的第二大“宇宙长城”结构。
天文学认为,“格勒-赫伽瑞长城”和“斯隆长城”并不是宇宙中仅存在的两个,宇宙中还存在有诸多类似的由星系集合而形成的“长城”结构,限于人类的观测视界,以及探测设备的极限,目前还无法发现更多的“宇宙长城”,但未发现并不代表它们就不存在。
宇宙中为什么会存在星系聚合于特定区域的现象?尤其星系凝聚于一条丝带上的现象?是什么力量迫使这些星系排列在特定的条状丝带上的呢?也就是说,是谁建筑了“宇宙长城”呢?
对于这些疑问,天文科学家们的观点并不太统一。
有的天文学家认为,宇宙是由无数个泡泡构成的,就像洗脸盆里搓出来的肥皂泡泡一样,而宇宙里的所有星云、星团、星系、星系团、超星系团等大大小小的物质都依附在这些泡泡上。这些泡泡如同这些星系等物质的载体,泡泡膨胀,便会将依附于其上的星系向四周边缘分离挤聚,于是就会形成丝带状的星系构筑出来的“长城”。这也同时解释了星系彼此间为什么有的会出现红移的现象,而有的却又会发生蓝移的现象,更对“宇宙膨胀说”是一个有力的反驳。至于“泡泡”里是什么物质,为什么“泡泡”会膨胀?持此观点的天文学家认为,“宇宙泡泡”里很可能就是暗物质和暗能量。暗物质和暗能量可以彼此进行相互转化,当暗物质转化为更多的暗能量时,“宇宙泡泡”就会膨胀;反之,“宇宙泡泡”就会缩小。
也有的天文学家持完全不同的观点,认为,宇宙并不是有很多“泡泡”构成的,而是由大小粗细不等的“宇宙网线”构成的。这些大小粗细不同的“网线”,如同人的“血管脉络”,是储存宇宙能量的“管道”,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有序地将宇宙中的所有星系等物质分布于其上,即“宇宙网线”就是宇宙中所有大小星系等物质的载体,宇宙中的一切物质必须依附于“宇宙网线”之上才能获取“管道”内的宇宙能量,才能进行演变发展。“宇宙网线”如同人的血管一样,受其内部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的相互转化的影响,有时候会膨胀,有时候又会收缩。所以,星系彼此间有的会远离,有的又会彼此靠近。可见,同样与“宇宙膨胀说”似乎没有什么关系。或许,我们这个宇宙根本就没有膨胀呢?
科技进步最大的这几百年来,人们从未停止对地球外智慧生命的探索,不过至今,一无所获,科学家们开始好奇,这到底是为什么呢?
于是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想法,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人类可能是一些特别先进文明的实验品,地球甚至宇宙都可能就是他们所生活世界的低端版,人类无法看见它们,是因为他们和很多物理现象融为了一体,这个理论是物理学家迦勒·沙夫提出来的,甚至可能整个宇宙就是一个超级外星种族的大脑,人们无法从中分析出,人类到底生活在宇宙之中,还是这种生物的体内。
人类对于生命的理解还是有局限性,总是在类比人类自身,其实生命未见的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,可能有其他各种复杂的形式,超高级的文明将自身和整个物理世界融合在一起,这是一种人类从未见识到的生命存在形式,甚至他们自身可能已经转化成了,现在的世界。沙夫特别强调,目前我们只能了解到宇宙所有物质的5%,还有27%是大家肉眼不可见的暗物质,暗物质中又是什么呢?可能比人类现在所能理解的东西更复杂,是不是这里面就蕴含着于人类期待的高等级文明,还是本身它就是一种人类未曾见过的生命形式?或者生命最终的进化,终点就是暗物质。
就像是人类现在在操纵研究细菌一样,我们是否也是更强大文明手中的玩物呢?他们打造出这样神秘的宇宙又有什么样的目的?这些问题不只是科学的问题了,甚至还包含了哲学等其他复杂的学科,我是谁?我从哪里来?我要到哪里去?我的存在有什么意义?也许未来的一切九九归一,所有的研究都重归于生命本身,对于这样的现象,你有什么想法呢?
爱你是前世弥留之际情感的延续,是今生轮回前不变的诺言。有一个人,你总说要放下他,却总是忍不住又拿起来回味;有一个人,你真的好想他快乐,所以你宁愿自己不快乐;有一个人,离开他的时候你笑了,但是一转身,早已泪流满面。
2016年一项预测性研究表明,外太空中有一颗恒星(Gliese 710)正朝着太阳系的方向运动,预计将在100万年后融入或与太阳发生剧烈碰撞,这对地球是一场真正的浩劫。而现在,天文学家不仅证实了这一预言,还表示恒星Gliese 710将比想象中更快冲向太阳系…
恒星Gliese 710是一颗矮行星,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60%,目前距离地球约62光年。
得益于欧洲太空局盖亚空间天文台的第一批观测数据,2016年天文学家Filip Berski和Piotr Dybczyński预测Gliese 710将在135万年内运动到据太阳系0.25光年的位置,即16000A.U.(天文单位,指日地间平均距离,1A.U.=149597870km)。
今年,两位天文学家根据盖亚空间天文台的第二批数据更新了这一数据。来自西班牙马德里大学的天文学家劳尔·德拉富恩特·马科斯和卡洛斯·德拉富恩特·马科斯表示,这颗恒星会离我们越来越近。计算结果表明,它将在约129万年内抵达太阳系,距离仅有0.07光年!约为4000多个天文单位。
值得关注的一点是,在恒星Gliese 710向太阳系运动的过程中,势必会穿过目前的奥特云(Oort cloud)。奥特云距离太阳大约2-20万个A.U.,是太阳系外围空间的一圈巨大的由冰天体形成的球形云,这里充斥环绕着无数的彗星。如果Gliese 710因自身的重力效应对数量庞大的彗星群造成干扰,导致大量彗星或超新星进入太阳系,同样将引发一场空前的浩劫,甚至会终结地球文明。
研究人员在他们的论文中写道,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,恒星Gliese 710的距离和抵达时间都比此前的预测更加具有威胁性。
目前,这颗恒星距离我们62光年,暂且不会对人类产生任何影响。但到了遥远的将来,我们的后代可能将不得不面对这段太空灾难,希望到时候以他们的技术能力可以在这场浩劫中生存下来。
更多内容关注:顶呱呱生活体验馆
喜欢讨论交流的朋友可以加微信群:
如遇问题请咨询